索引号: | 11330600002577137U/2025-260216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发布机构: | 绍兴市民政局 | 公开日期: | 2025-07-25 |
主办单位: | 绍兴市民政局 |
陈瑜委员: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老龄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您在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第415号提案《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的建议》收悉,现将主办意见函告如下:
截至2024年底,绍兴市共有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140.6万,老龄化率31.76%。近年来,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标“两个先行”,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高质量实施“越享老”行动,着力构建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城乡统筹、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全体老年人共享。
一、前阶段工作
(一)着眼体制机制,推动养老体系构建走深走实。
一是完善政策强保障。2021年12月1日,印发《绍兴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明确居家养老服务各方责任主体和主要职责,为我市城乡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基本法治保障。2023年4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就加快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等作出部署,同步制定《绍兴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城乡老年人可享受的29项基本养老服务。2025年又对清单进行了迭代更新,新增4个服务项目,优化调整6个项目。二是党建统领塑格局。充分发挥“浙里康养”(老有康养)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与市委组织部等联合印发《关于党建引领打造“乐龄系列”品牌推进家门口幸福养老的实施意见》《党建统领 优质共享 绍兴市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实施方案》等,强化农村养老服务功能,形成上下贯通、条抓块统的工作格局。三是因地制宜重创新。诸暨市切实扛起“枫桥经验”发源地使命担当,由村级党支部主抓,创新“五个一点”的筹资模式,打造“志愿者上门送餐”“干部陪餐”“集体过生日”等农村养老服务特色工作。新昌县依托“1+3+15+N”“一老一小”综合体建设,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配置老幼融合的服务设施,积极探索“政府兜底、国企助力、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优养服务新昌模式,形成以主城区社区为核心,涵盖县、街道、社区和邻里四级的分级分类标准化服务体系。
(二)注重全面全域,推动养老服务事业提标提质。
一是破立并举,完善全域覆盖的养老设施布局。截至2024年底,全市建成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20家,城乡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08家,实现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全覆盖。启动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淘汰农村“低小散”公办养老机构。新昌县关停8家敬老院,建设新昌县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县城乡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二是点面结合,构建全员受益的居家服务网络。聚焦老年人高频需求,实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年提升行动,迭代升级镇街居养中心,村社居养服务照料中心,升级改造一批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需求。三是“国民”联动,打造全面协同的多方参与格局。规范引导各类农村民营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同时,积极鼓励国有企业投身农村养老服务产业,更好发挥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目前上虞大通养老有限公司、新昌县公共服务集团均已布局相关产业,积极参与农村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运营。
(三)坚持共建共享,推动为老服务群众可感可及。一是加强民生兜底保障。2024年,柯桥区已实现特困供养机构优化整合,平水镇社会福利中心收住兰亭、漓渚、平水、王坛、稽东等镇街的特困人员。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高龄津贴全覆盖,已惠及高龄老年人超16万。以高龄、独居、空巢、残疾老年人为重点,2024年探访困难群众15.07万人次。二是落实惠民暖心服务。以独居、高龄等困难老年人为优先保障对象,2024年,新增老年食堂80家,助餐点297个,较好缓解了农村特殊群体老年人“吃饭难”“吃不好”等问题。全面推行养老服务“爱心卡”制度,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优价的“六助”服务,全市累计发放29万张,培育和吸引运营主体、爱心商家300余家。三是鼓励社会多元参与。整合农村老年协会、慈善基金、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低龄健康老人等各方资源,统筹“五社联动”力量,加强农村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增强农村养老服务能力。目前,全市共有为老服务组织3000余家,农村老年协会500多个,在农村为老服务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强化数字赋能,打造养医协同服务增效增能
聚焦老年人在基层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我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集预约挂号“村里办”、看病就医“刷脸通”、常用药品“身边配”、家中住院“智医管”、安宁疗护“居家伴”等“五大行动”,通过优化服务流程、购置适老化设备、打通信息堵点、改善设施设备等措施,不断提升老年人就医便利性和满意度。其中,家中住院“智医管”行动,积极打造养老机构协同场景,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协同服务,按需实施“巡回服务”。截至12月底,全市50%以上的镇街级医疗卫生机构可提供家中住院“智医管”服务。
二、下一步打算
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市工作要求,结合您的意见建议和绍兴实际,推动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织密多元化养老服务网,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一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围绕老年人助餐、医养康养等农村养老服务高频需求,持续完善政策体系,细化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普及基本养老服务、完善养老供给保障等工作举措。
二是进一步强化农村养老服务供给。坚持“机构跟着老人走”,深入实施农村敬老院改造提升行动。推进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食堂”建设,实现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愿改尽改。总结上虞区“惠老大篷车”、嵊州市“乐龄巴士”等农村助老优秀经验,谋划山区(农村)助老相关政策,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三是进一步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通过建立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人才引育服务体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梯队型的农村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四是进一步加强科技赋能消除数字鸿沟。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应用适老化改造,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出行、就医、消费等高频事项,优化服务流程。鼓励本地企业结合适老化改造开发老年友好型智能产品,如语音控制家居、健康监测设备等。开展数字技能培训,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便捷智能生活。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老龄养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充分考虑您的建议,做好相关工作。
联系人: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处 周永寅
联系电话:0575-88003060
绍兴市民政局
2025年6月10日